我一直都對日本小說情有獨鍾
無論是戰前戰後一直到現代小說都非常喜愛
今天去西門町變髮維新,回程經過西門站看到智慧圖書館也沒多想就晃了進去
原本是想找岡本綺堂的作品但沒找到
卻找到這本工作地點前輩介紹的書:啟航吧!編舟計畫.
初次看到這個書名其實完全不曉得內容是甚麼(笑)
搭捷運時隨手翻了翻,沒想到一看就欲罷不能
連神奇寶貝都忘記要抓(笑)
這本書,是在敘述出版社編輯「辭典」的故事
對!你沒有看錯~就是辭典
(以下可能會寫到部分內容喔)
故事一開始由在大型綜合出版社"玄武書房"辭典編輯部的主任荒木先生開始說起
這麼一個熱愛文字、視編輯辭典為終身己任的荒木先生
因為妻子生病而不得不提早退休
在他離開前,最放心不下的,就是「大渡海」的新辭典的計畫
「製作一本辭典要耗費巨大的資金與龐大的時間。無論哪個時代,人們總是往能立即賺到錢的方向撲過去啊!」
因為如此,就算找到了適合的代替自己的人選
面對經營者的策略方針,這艘大船仍是命運多舛,前途堪危(嘆)
「《大渡海》是我們要編製的新辭典,有『渡過海洋』之意...」
其實書中這本辭典名字讓我很有親切感啊啊
因為國小時班上流行訂辭典,而那本既厚又重的辭典就叫做:辭海
(不過我沒訂,因為家裡有本小小紅色硬皮的辭典,對當時的我來說已堪用)
在讀這本書前,我對辭典其實是沒有太大的感覺的
畢竟在這個網路方便的年代,遇到不熟的字,只要上網輸入便能得到答案來
而我也沒有想過一本「辭典」的完成,背後竟然需要如此嚴謹的工作態度
正如前面所說的,需要投入如此龐大的人力、時間與金錢
「辭典是一艘橫渡文字大海的船。」荒木娓娓道出醞釀多時的心聲:
「人們搭上辭典之舟,蒐集福在黑暗海面上的微小光芒,以便用更精準的詞彙將心裡所想的傳達出去。」
「如果沒有辭典,我們就只能茫然不知所措地停在文字大海上。」
大渡海這三個字,正是建立於上面這段話上頭
然而
想到辭典,就會聯想到硬梆梆、古老不合時宜的刻版印象(我是說我啦)
這本書讀起來卻出乎意料的輕鬆
還不時有爆笑的劇情
例如051頁一段擷取辭典對於"戀愛"的註解──
「【戀愛】指與特定異性之間的特別情感。讓人心情亢奮,希望兩人單獨相處,分享彼此的內心世界,可能的話也包含身體上的結合。但因為無法經常實現,讓人悶悶不樂;期望實現時,又會讓人處於欣喜若狂的興奮狀態.」
上面這段註解,根本就是編輯者自身的經驗嘛?!
這句真的讓我在捷運上不小心哈哈大笑出來
回到家後很想立刻翻辭典,可惜手邊沒有,之前搬家時將辭海、辭源放在婆婆家了
但拜科技之便,由教育部國語辭典查看看戀愛何解,得到答案如下:
甚麼嘛,也太無趣了吧!
而且這個解釋一點也不符合"多元成家"的概念啊
戀愛並不局限於異性吧~
看看,像這樣不符合普世價值的詞彙,就需要upgrade
這也是書中主角們的工作:重訂、編輯
更說明了為什麼辭典會一刷再刷,剛才上網找了一下辭海居然在1915年就開始編撰
而且還是由民間力量下開始成長茁壯的
但問題是
現在還有多少人在使用辭典呢?
在這個靠GOOGLE就能獲取所有資訊的現代
紙本的辭典擺在家裡不但占空間,更是攜帶不方便
那麼,我們還需要辭典嗎?
松本老師對男主角的一番話,使我對上面的問題有了新的體悟
「詞彙,或收錄詞彙的辭典,經常處於個人和權力、內在自由與官方支配的危險夾縫中。」
「因此,就算資金不夠,也不該由國家出錢,而是由出版社,就是像你我這樣的個人費時耗日,腳踏實地編篡....」
「詞彙、和創造詞彙的心應該是要自由的,不能被當權者及威權者掌控;一定得這樣才行。為了徜徉在文字大海上的人們,我們要打造一艘辭典之船。」
也許辭典真的已不適應現代人使用的方式
但我們也不該將它視如敝屣
它代表一個民族、國家的歷史脈絡,蘊含了過去、現在與未來
編篡過程是十分艱辛與漫長的
書中結尾,有點遺憾,卻又讓我含淚微笑地接受了這個不完美的完美
人生不就是如此嗎?
更重要的是
這群被全公司譏為米蟲的傻子,一生懸命,投注了所有熱情與時間(包含了家人時間等等等)
只為了打造一艘沒有任何漏洞的船!
在這漫長的歲月裡,有人走了,有人留下,有人成長,也有人不放棄
如此熱烈而不後悔的,只為一個共同的目標
闔上書本,我靜靜地想:我人生到目前為止,有甚麼事情是我就算拚了老命也要去完成的嗎?
夢想、理想有很多,只是....
正如書中台詞:你有這樣的氣魄和覺悟嗎?
總而言之呢
這是一本讀起來輕鬆愜意又不失熱血的好書
我喜歡